11月21日周五,美元兑日元在高位维持强势震荡格局,上一交易日收盘于156.50,盘中最高冲至157.50的8个月峰值,最低下探至156.70,当前交易报价157.37,较昨日上涨0.56%,。从趋势来看,该汇率自上月154.17的阶段性低点启动上行,目前涨幅已超2%,短期走势陷入“美日利差扩大助推美元”与“日元汇率濒临干预红线”的拉锯战,即将发布的日本10月核心通胀数据,被市场视为打破平衡的关键变量。
全球两大央行的政策路径分化,是驱动美元兑日元持续走高的根本原因。日本央行在10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,以压倒性投票结果维持0.5%的基准利率不变,这已是该行连续第六次搁置利率调整;在最新经济展望中,央行将2025财年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0.7%,但同时警示2026年核心通胀或回落至2%的政策目标下方。反观美联储,主席鲍威尔在近期讲话中反复强调,12月是否启动降息尚无定论,美国三季度GDP修正值超预期、零售销售数据稳健等信号,均为其鹰派立场提供支撑。值得注意的是,日本9月核心CPI同比上涨2.9%,连续18个月高于目标,但央行内部对“是否提前加息”的分歧持续扩大,这种政策不确定性与美日利差的进一步拉开,共同强化了美元的相对吸引力。
日元已成为10月以来G10货币中表现最弱的币种,累计贬值幅度超3%,汇率持续逼近日本财务省此前干预的警戒区域。市场动态显示,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近期公开表态称“尊重日本央行根据本国经济状况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权”,这一言论被解读为对日元汇率调控的间接支持,加剧了市场对日本当局入市干预的猜测。与此同时,美联储的政策谨慎性支撑美元指数在103关口附近企稳,叠加日本新首相提出的“早苗经济学”包含扩大财政支出的计划,进一步削弱了日元的避险吸引力。目前机构普遍认为,若日元汇率突破158整数关口,日本央行可能通过直接抛售美元、买入日元的方式稳定汇市,而12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也存在启动加息的可能性。
美元兑日元技术分析
从技术图形来看,美元兑日元已构建起清晰的上升通道,当前157.37的价格正处于通道上轨附近,短期多空博弈的焦点集中在157.00-157.50这一窄幅区间内。上行方向,157.80-158.00区间形成强阻力带,该区域不仅是心理关口,还叠加了前期高点的技术压制,若能放量突破,将确认强势格局延续,后续目标可看向158.50;下行支撑方面,首先需关注日内开盘价156.80及昨日收盘价156.50形成的双重支撑,若该区域失守,汇率可能进一步回调至156.00-156.20的中期支撑区间。
技术指标当前整体呈现多头信号,但需警惕超买风险。具体来看,汇率已大幅脱离20日均线,5日均线与10日均线形成金叉后持续向上发散,构成阶梯式支撑;MACD指标在零轴上方运行,红色能量柱呈现扩张态势,表明多头动能仍在积累;14日相对强弱指标(RSI)升至62,虽未触及70的超买阈值,但已进入强势区间。值得注意的是,近期汇率上行过程中成交量同步放大,印证了趋势的有效性。后续投资者需重点跟踪三大信号:日本10月核心通胀数据是否超预期、日本央行官员是否释放干预信号,以及美联储12月政策预期的变化。